簡/繁切換 |
水電師傅教你如何驗屋兼抓漏

目錄

大家好,今天要跟大家談一個比較嚴肅卻很實用的議題:驗屋注意事項。根據統計,去年的房地產消費糾紛有將近2000件,其中200多件與房屋漏水、施工瑕疵有關。看完這篇文章後再去驗屋,保證讓你避免日後還要幫愛屋抓漏的窘境。

驗屋前,我要帶什麼?

俗話說: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專業的水電師傅在驗屋前都會準備好以下工具:

驗屋必備工具清單

上述物品是水電師傅或專業驗屋團隊驗屋時的必備工具,建議大家將這個清單收藏起來。

俗話說得好:「醫生怕治咳嗽,土水師怕抓漏」。從古至今,抓漏都是十分棘手的問題,沒有人希望花錢買房卻要耗費更多時間來處理漏水問題。以下幾點可以幫助你快速判斷家中是否有漏水問題。

驗屋重點一:浴室防水

浴室是防水工程的一大重點。驗屋時可以持續放水,測試洩水坡度是否做好;同時可以在浴缸蓄水並加入染料,檢查浴缸周圍是否有漏水問題,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檢測馬桶是否漏水。此外,建商在施工時都會有紀錄,可以向建商索取防水施作照片及完工試水紀錄等資料。

驗屋重點二:雨天驗屋

屋內是否常漏水?窗框周圍是易漏水的地方之一。然而,若在晴天驗屋,無法判斷窗框周圍是否漏水,頂多只能開合窗戶用肉眼檢查有無縫隙。建議晴天驗一次,雨天或連日大雨後再驗一次,才能更有保障。

雨天驗屋檢查窗框漏水

驗屋重點三:查看水錶、詢問鄰居

以下是兩個簡單方法:

  • 關閉屋內所有水龍頭,查看水錶是否仍在轉動。
  • 若購買中古屋,可詢問樓上、樓下鄰居家中是否有漏水問題。

這是最基礎的檢查方法,若前兩點未測試,這一步一定要做到。

驗屋重點四:肉眼觀察

進屋時仔細檢查天花板角落、浴室附近牆面是否有壁癌、油漆脫落、水痕等。一旦發現任何不對勁,務必立即反應,因為這些都是房屋漏水的表現。

驗屋重點五:洗手台

浴室洗手台、廚房流理台也不可忽視。檢驗方法是用水塞堵住排水口、蓄水,再用標籤紙記錄原有高度並加入色素藥水。此時可先檢查其他項目,最後回頭確認洗手台水量是否下降、周圍是否有有色水滲出,同時檢查排水是否快速流暢。

洗手台漏水檢測方法

驗屋重點六:天花板

由於天花板在驗屋時無法觸摸,建議先用肉眼觀察是否有不平整、龜裂的地方。接著關閉室內燈光,打開手電筒檢查天花板是否有不均勻色塊、泛黃、水痕或細碎小裂痕,這些都是漏水前兆,需謹慎小心。

天花板漏水痕跡檢查

驗屋重點七:地磚

檢查地磚時,可先用肉眼觀察接縫是否平整、色澤是否均勻一致。接著放上彈珠或其他有重量的球,檢測地磚平整度。根據台北市政府安全鑑定,傾斜率0為正常,小於1/200仍在安全範圍內,但建議修復以策安全。若傾斜率在1/40至1/200之間,需依程度進行不同程度的修復及補強,甚至涉及求償問題。若傾斜率超過1/40,建議拆除重建以確保安全。詳細說明請參考:相關報導

有些人會用高爾夫球或乒乓球測試,但前者表面不平整,後者太輕易受風影響。若無專業水平儀,建議還是使用彈珠較為合適。

最後,可用硬幣或其他金屬物品敲打地磚四角及中心,注意力道勿過大以免損壞地磚。若敲打時聲音非常清脆,代表地磚下方為空心,可與建商協調更換。

地磚平整度與空心檢測

驗屋重點八:牆壁

驗屋時,許多人對牆面平整度要求很高。此時可使用手電筒照射牆面,即可看出瑕疵。一般來說,牆面會有些小顆粒或粉刷痕跡,若非誇張的凹凸不平,建議不必過於吹毛求疵。

牆面平整度與瑕疵檢查

但若發現牆面有裂痕、油漆剝落、水痕,或敲打後發現牆壁空心,這類嚴重結構問題絕不可忽視,務必向建商反映。

驗屋重點九:門窗

首先是窗戶,除了檢查外觀及基本功能外,因窗框周圍易漏水,驗屋時可用鏡子檢查窗框下緣及周圍是否有縫隙,敲打窗框檢查是否空心、是否確實填滿矽利康。接著由外而內在窗框周圍注水,模擬下雨情景,搭配紅外線熱像儀檢查窗框是否漏水。

再來是門的部分,除了外觀,還需檢查門把功能是否正常、貓眼是否清楚、開關門是否順暢。

驗屋重點十:馬桶

馬桶需檢查的地方很多,務必確認沖水功能是否正常。若有漏水問題,可能與以下情況有關:

1. 止水皮

止水皮是水箱中控制水流的重要零件,會隨使用時間失去彈性或變形,導致水從水箱滲漏出來。通常在驗中古屋時較常遇到此情況。

2. 浮球失去浮力

馬桶中的浮球透過槓桿原理及偵測水位高低控制水量,與水塔浮球原理相似。當浮球失去浮力時,水箱可能不停進水,導致馬桶漏水。

3. 馬桶下水管線破損

此情況可分為兩種:一是下水管道破裂,二是底座與地板連接處有縫隙或馬桶鬆動。若驗屋時發現馬桶底座漏水,務必拍照記錄。

結語

最後建議大家觀看一部關於驗屋技巧的影片,裡面有許多實用的驗屋小撇步。買房驗屋學問大,有任何問題務必記錄並與建商反映,避免花大錢當冤大頭。

若有抓漏、防漏水工程或處理漏水等需求,又不想破壞牆面,歡迎與第一水電的關係企業「抓漏師」聯繫!

>
熱水器安裝指南:種類、安裝費用及忽冷忽熱原因解析
熱水器安裝指南:種類、安裝費用及忽冷忽熱原因解析
<
五大NG用電習慣修正:預防電線走火
五大NG用電習慣修正:預防電線走火